01产线产量计算
在说明量价关系之前,让我们来看看年产量与哪些方面有关。每一年能够做出的产品数量和生产时间和单位时间内的生产效率有关,而我们要做的就是需要将其再进行细化,找出内含的关系。
每小时生产零件数Nt=3600/[t/n*(1+U)+60T/C)]
t/n*(1+U) 首先是将循环时间÷循环生产零件数,得到每一个零件的生产时间;再算上意外停机率的影响,得到零件的理论生产时间。
60T/C 此处考虑了换模(换型)的时间和在此期间需要准备的库存数量,得到单个零件的需要承担的换模时间。
将单个零件的理论生产时间加上需要承担的换模时间,就可以得到单个零件的完整循环时间,那么小时生产零件数Nt也就浮出水面了。
每小时实际生产零件数Na=3600*(1-M)/[t/n*(1+U)+60T/C)]
1-M 也就是100%-废品率,得到生产过程中的良品率。将良品率乘以刚才得到的每小时生产零件数就可以得到每小时实际生产零件数Na了。Nt与Na的区别在于是否考虑了良品率,可以说Nt是考虑能够做几个,而Na则是将质量的因素考虑其中,考虑的是能够做几个合格品。
每年实际生产零件数N=3600*(1-M)/[t/n*(1+U)+60T/C)]*H*R=Na*H*R
H是车间一年可投产时间,乘上R设备开动率,即可得到车间年实际投产时间,再乘以上面的Na,即可得到一年的实际生产零件数。
02汽车量价关系的发展
分享人在研究汽车量价关系时,参考了如下资料:
2007年:喻湘存和熊曙初所著的《系统工程教程》中提出“产量-成本-盈利”分析法。
2010年:周康渠等所写的《某汽车企业零部件采购量价模型分析》中根据“产量-成本-盈利”分析法,建立的采购量价模型。
“产量-成本-盈利”分析法
需要注意的是该方法基于以下的六大假设,有一定的限制条件,与实际的市场情况并不是完全相符的。
-
销售收入与销售量呈完全线性关系:说明价格没有波动,和实际市场情况不同,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降价的情况。
-
变动成本与产量呈完全线性关系:例如材料费用等是固定不变的,不会受到市场的采购价格的波动或者是不同批次中由生产差异导致的材料费用波动。
-
固定成本保持不变:如果不进行人员增减或者产线的投入,实际中可以做到固定成本不变。
-
产销平衡:也就是没有库存的说法,生产方每生产出一个产品,就会把它卖掉。
-
品种结构不变:该模型只针对单一品种的产品,如果有多种产品,会各自分开单独计算。
-
会计数据可靠:数据符合会计上的相关定义,是真实有效的。
基于上述的价格,我们得到了本量利的两个关系式:
基本关系P=(p-b)*x-a
P代表利润,p是单价,b代表变动成本,x为销量,a为固定成本
贡献边际关系P=p*x-b*x-a
本量利的贡献边际关系P=p*x-b*x-a,C=b*x+a为总变动成本
相信很多小伙伴对这两个关系式还是比较熟悉的,公式简单参数少,道理简单。虽然是一个比较理想化的模型,但当我们将这个模型中的数字进行进一步的拆解和细化,将因子尽可能的打散,找到更多的关系式,再基于实际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一定条件下的更符合实际应用场景的模型。
采购量价模型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