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CONTENT

文章目录

做采购不懂自我保护?很危险!

来源网络
2025-01-09 / 0 评论 / 0 点赞 / 37 阅读 / 0 字
温馨提示:
本文最后更新于2025-01-09,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留言反馈。 部分素材来自网络,若不小心影响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广告 广告

"采购有风险,操作需谨慎"

这句话要送给所有的职业采购者们,不管你做哪一类采购,都有可能因此摊上“大事" ,踩到地雷。尤其是新品采购,相比于下单型和比较型产品,由于初次与供应商合作,产品又初次使用,其中不确定因素更多,风险系数更大。

例如,你买的配件或产品,供应商可能没有及时交货,耽误了公司的生产或销售,造成公司巨大的财务损失!

又如,即便你买的只是几毛钱一个的电路保险管,因为供应商的质量问题,可能导致公司几千万的设备因此着火报废,甚至有员工被烧伤,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

亦或者,你买的是个几千万元的大家伙,结果交了一半的定金后,供应商来了个"卷包会" ,公司注销、人去楼空。

这个时候,你怎么办?合同是你签的,厂家是你找的,你要承担多少责任?如果老板说了,便宜点算,算你1%的责任吧!你能接受吗?你的薪水够赔吗?

更有甚者,一些不正规的公司,在财务制度上规定,对于没有把握而又紧急需求的物资,如果来不及办理财务付款(往往是财务付款流程冗长造成的来不及办理) ,则要求采购员自己从公司借款,然后去垫付货款,直到物资到货、验收通过,才能给采购员核销借款,这种借款可能多达几十万元。这种采购工作,你敢做吗?

采购员的薪酬,往往只有几千元,在一个公司内部,算是接近最低档的了,而且几乎没有奖金,因为他们的业绩贡献很难测算,不像销售那么明显。

实际上,销售人员对企业的贡献往往被老板高估了,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不是销售能力,而是成本控制能力,当然主要是采购成本的控制。成本压下来了,售价才能有竞争力,销售才有充足的利润空间。

采购人员的收入与他们承担的风险更不匹配,除了上面提到的采购业务中的直接风险,那些因销售人员失职卖不出去的积压库存,因内部客户使用不当造成的索赔纠纷,因财务资金配置不当造成合同违约等问题,最后都可能转移到采购人员身上,如果处理不好,就成了采购的问题。

在这种大环境下,我们在学习如何做事情之前,先要学会如何进行自我保护,才能让自己变得“稳定" ,否则,可能你会比那些短命的供应商和产品更快地离开这个供应链。

自我保护第一招:采购“公司”

企业招聘员工,可以看作是一种“人力资源的采购" 。

员工应聘就职于一家企业也是一种采购,它支付的是时间和精力,换来的是薪酬和平台。这是一种双向的采购。

0
  1. 支付宝打赏

    qrcode alipay
  2. 微信打赏

    qrcode weixin
广告 广告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