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CONTENT

文章目录

采购降本机会在哪里?就在这三种“隐秘的成本”之中

来源网络
2024-04-09 / 0 评论 / 0 点赞 / 43 阅读 / 0 字
温馨提示:
本文最后更新于2024-04-09,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留言反馈。 部分素材来自网络,若不小心影响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广告 广告

采购整天都在说降本,很多人使用的方法是简单粗暴的“砍一刀”,按着供应商强行降价,否则就把业务转移掉。这种方法非常短视,是牺牲合作伙伴的利益来成全自己。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这个方法以前在用,现在还很“好使”。一些公司屡试不爽,但是这些采购没有意识到,仅仅向上游转嫁成本并不会增加供应链的竞争力。


羊毛出在羊身上”,所有的成本最终都会出现在产品的价格上,反映在最终用户支付的费用中。举个例子,采购为了降低库存的持有成本,要求供应商做寄售库存,后者需要在客户仓库附近租个仓库,就必然会产生库存成本,无论是谁来支付这笔钱,都会成为总持有成本的一部分。


降本的机会并不在企业的内部,而是在与供应链上下游的接口处,这些地方往往比较隐秘,且疏于管理,浪费了大量的资源。降低成本的机会究竟在哪里呢? 


在供应链管理的层面上有三种主要的成本,它们相互关联,可以通过协同合作的方法来降本。


1.交易成本


这些成本包括了下订单、跟踪进度、开具发票、确认交货安排、处理信息询问,以及公司之间的所有其他活动。交易成本很多都是隐性的,不易被量化,但也相当可观。


以下订单为例,传统的方法是采购员手工做订单,然后通过邮件发给供应商。供应商对接的销售要负责确认订单交货条件,然后把信息传递给生产、物流和其他内部成员。每次处理订单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来统计汇总采购数量、品项和到货时间。


双方的工作量与订单中的金额关系不大,这是什么意思?假设有两种情况,第一种订单中只有一个商品,即使数量很大,但用于文件处理上的时间并不多,只是生产周期较长。


第二种订单有100件商品,采购就需要处理100次,供应商也要付出相应的处理时间,工作量就会大幅增加。这两种订单的金额可能相差不大,但是所用的人工处理时间是不同的,第二种情况的交易成本很难被察觉和计算。


现在我们可以使用信息系统来协同采购和供应,然后就可以降低交易成本。采购订单通过ERP系统自动传输给供应商,减少了双方人员的手工操作,同时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2.流程成本


1)流程不一致


客户和供应商的流程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这将会降低工作效率并且造成相应的成本。客户的采购流程对应着供应商的订单出货流程。


按理说流程应该是顺畅的,客户下订单,供应商交货,但是在执行过程中会遇到不协调的问题。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供应商不一定会按照客户的订单管理模式执行。


举个例子,客户根据自己的物料需求计划,会在一张订单中出现多个到货日期的情况,如下表:


件号

订单数量

到货日期

A123

100

2024年1月8日

B234

200

2024年1月12日

C345

300

2024年1月17日

这个要货计划是由系统自动生成的,然后发送给了供应商。但是供应商的订单管理系统比较落后,很难在一张订单中处理不同到货日期的情况,于是建议客户修改到货日期。


双方来回拉扯了一阵子,最终是客户按照供应商的要求调整了到货日期,把它改为同一天。


再举个例子,订单中C345产品的要货数量是300件。供应商查看了库存,发现只有270件,仍需要生产30件,但是这个产品的最小生产量是200件,供应商不愿意为了30件去启动生产,找客户商量能否把订单数量修改为270件。


客户不同意改订单数量的,他认为这个产品会复购,供应商可以把多余的数量作为库存,用于下一次的出货,修改订单需要执行额外的操作,这会增加他的工作量。


由于立场不同,客户和供应商的流程的衔接处有很多不协调的地方,这会降低双方的工作效率。

2)复杂的流程


另一种情况是信息系统造成的复杂操作,导致了更低的工作效率。信息系统可以提高效率,怎么就成了“绊脚石”了?


大型跨国公司普遍使用ERP软件,由于企业规模大,上系统的时间点各异,各个分公司、工厂和仓库用的是不同的系统。供应商给客户全球的工厂供货,就会面对着多个系统。


有些系统要求供应商在网站上接收订单、在出货后创建ASN,甚至是制作箱单、打印标签,这些都是比较繁琐的操作。供应商的销售客户需要在多个网站上进行类似的操作,工作量成倍增加。


如果客户可以统一ERP系统,一方面能降低供应商的流程操作时间,另一方面也便于内部数据的传输和共享。


统一的流程和系统可以简化业务,当订单和产品从一个供应链实体流向另一个时,只需要输入一次数据即可。这不仅节省了时间,还减少了出错的机会,降低了供应链成本。


我们可以通过建立联合流程团队来实现更紧密的流程协调,团队成员来自客户和供应商。协同规划、预测与补货CPFR®就是一个建立供应双方之间协同合作的工具。


CPFR(Collaborative Planning,Forecasting and Replenishment)这套工具最早是沃尔玛和宝洁P&G公司携手做的一个项目,目的是降低供应商的库存和增加销售额。


沃尔玛和宝洁在共同预测和补货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共同计划的制定,不仅实行了共同预测和补货,而且实现了供应链中的企业共同参与计划工作,包括生产计划、库存计划、配送计划、销售规划等。CPFR实现了更好的需求管理,订单交付和绩效考核。


3.不确定性成本


在供应链中有一条隐藏的“猜疑链”,供应商往往对客户预测缺乏信心,也不了解对方的确实需求。因此,在供应链实体之间的接口处会产生库存缓冲,俗称安全库存。


造成安全库存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是因为不确定性,供应商不相信客户的预测,有些客户会突然提高订单量,如果没有库存就会赶不上交货期。


其次是供应商的供应能力,通常它是稳定的,在短期内很难应对猛增的需求。不确定性给供需双方都造成了冗余的库存。


许多管理者没有意识到库存的真实成本,因为库存放在各个仓库里,管理者如果不去现场查看,他们并不知道账面上的库存数量意味着什么。库存也叫做流动资产,它是企业总资产的一部分,是用现金或是融资获得的。


当经济不景气时,许多中小公司都有融资的难题,所以库存是尤为重要。流动性更差的库存会给企业带来更多风险,例如呆滞或是注销。库存的年持有成本约占其价值的20%-25%,企业的利润会被过量的库存慢慢吞噬。


要减少这些不必要的缓冲库存,关键在于加强客户与供应商之间的沟通。用信息代替库存是一个经典的解决方案,通过向供应商提供尽可能真实的销售量信息,就可以提高供应链的可见性。供应商生产库存更有把握,供应链中的总库存数量得到了控制。


在传统方法中,供应商和客户仅保持贸易关系,他们进行的是一场“零和游戏”。协同合作则是把蛋糕做大,然后再来划分利益,显然这种方法更加高明。

作者:卓弘毅 

来源公众号:弘毅供应链

0
  1. 支付宝打赏

    qrcode alipay
  2. 微信打赏

    qrcode weixin
广告 广告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