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们是某德系著名汽车品牌的供应商,该客户在尾气控制出现质量问题后,大幅提高了对出风口相关零件的质量要求。当我们把这些要求经过拆解再传递到我们自己的供应商那里时,供应商非常抵触。因为我们的供应商只有对产品做特需化处理才能满足新的质量要求,其制造成本必然会增加,而这是在订货时没有要求的。(如果不提高订货价格)我该怎样化解供应商的不配合、保证供应品质?
在接到这个读者提问后直到今天几周时间里,关于这个问题,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
各位顾问老师接了这个提问后,就在培训和咨询的过程中和学员就这个问题做了一些沟通,发现不同学员的想法很不相同。在互相交流了收集到的想法后,竟然发现同一类型的采购人员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惊人地相似,而不同类型之间的看法却相去甚远。我们把所有收集到的想法整理总结之后,在这篇推文里呈现给读者,看看读者能否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采购人员类型,主要分为新采购和老采购两类,前者指从业时间在五年以下的采购人员,后者指超过五年的。老采购里又分为“当了主管的”和“没当主管的”两类。所以总共是三种类型:
-
年资较浅的新采购(以下简称“小采购”)
-
没当主管的老采购(以下简称“老采购”)
-
当了主管的老采购(以下简称“采购主管”)
在这个问题被讨论时,被讨论者自然而然地分成了两个部分:
一、这样要求供应商是不是公平?
二、供应商不配合该怎么办?
一起来看看三类采购人员对这两个问题的看法。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