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工作中三家比价的方式是目前企业普遍使用的手段,打开求职APP,寻找采购职位,基本所有的采购内容都要求做到3家比价,笔者以前想简单呀,三岁儿童都会,这不是侮辱智商嘛,咱可是励志要做高大上的成本分析的人,可实际操作中远不是我想的那么简单。
先来说说以前经历过的案例,某司已形成的流程及现有供应商报价情况:销售提需求---研发转成图纸---采购在三家供应商中选择一家打样(偏低价的)----供应商交样----销售找客户确认样品----客户确认无误通知采购做大货----采购找供应商报价----三家比价以最低价发单。供应商有A、B、C三家,不打样的情况下,A家报价一般都是最低,B,C两家报价不分上下。
上面的流程大家有没有看出什么端倪?
1. 打样在报价前面
2.供应商随机择取,主要依据采购员自己的判断该给谁家
评论区